每日聚焦:“砌墻擋風景”圈不住“搖錢樹”

來源:中國經濟網

新聞背景:


【資料圖】

近日,有旅游博主反映,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金沙江大灣觀景臺附近的214國道旁,有人筑起高墻阻擋過路游客觀景,只能前往觀景平臺付費觀景,此舉引發(fā)爭議。

讓景區(qū)“敗好感”

“景區(qū)圍墻化”并非梅里雪山景區(qū)獨創(chuàng)。近段時間,壺口瀑布、青海湖、賽里木湖等景區(qū)都被曝出這般操作,各地還就此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理由,或說是為了游客安全,防止在路邊聚集;或說是為了扶持村民,景區(qū)收益反哺當地;或說是為了保護環(huán)境,防止景區(qū)被隨意進入的游客破壞?!驹敿殹?/p>

梅里雪山所在地云南省德欽縣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:“由于當地經濟條件不好,國家公園經營方與村民簽訂了將旅游收益反哺給村民的合同,隨著旅游環(huán)境日益發(fā)展,圍擋可能會慢慢取消,將來游客或無須前往觀景平臺付費即可賞景?!边@一回應雖然沒有直說,但已間接表明:修建圍墻就是為了增加門票收入,防止過路者“白占便宜”?!驹敿殹?/p>

破除“門票經濟”舊思維

“門票經濟”曾是景區(qū)創(chuàng)收的重要來源,也成了不少管理者的路徑依賴。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大家的旅游習慣也在悄然變化,對景區(qū)景點已沒那么癡迷,反而更在意出行的經歷、沿途的風物和相關服務的人性化。那些有形的圍墻看似圈住了“搖錢樹”,實則更像竭澤而漁【詳細】

一張門票之爭,反映出景區(qū)管理中的“封閉思維”:把好東西圍起來,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。當地主管部門和旅游開發(fā)公司似乎忘記了最基本的道理:大好河山,本就不是誰的私有物,人人有權欣賞。只想著壟斷旅游產品開發(fā)的全流程而非與游客共同探索開發(fā),只會導致景區(qū)越做越“小氣”,經營模式越來越死板。【詳細】

多算一算長遠賬

景區(qū)的生存與發(fā)展,不能寄望于人們獵奇嘗新的“一錘子買賣”,而應更多聚焦良好口碑帶來的二次消費。事實上,許多地方已經在嘗試各種免門票政策,收獲了出人意料的效果。比如,杭州西湖是我國首個免費開放的國家5A級景區(qū),二十多年來“還湖于民”所產生的效益,以及間接創(chuàng)造的社會與經濟財富,遠遠高過門票價值?!驹敿殹?/p>

中華大地何其廣袤,風景名勝何其豐饒,想要看風景的人有很多選項。此前,不少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,都曾因為曝出游客體驗不佳的新聞而遭遇旅游業(yè)績的“滑鐵盧”。景區(qū)在決定要不要砌墻之前,最好不要只看一個方面的損益,而應把口碑、人氣等相關因素都考慮進來,算一算長遠賬?!驹敿殹?/p>

(以上綜合中國青年報、北京日報、南方日報)

V視角:

@沐蕓香:吃相真難看。

@誰數123:我不去,不就行了!

@看海水漲潮時:建議給珠穆朗瑪峰搭個大棚“罩起來”。

@飼養(yǎng)員:此山是我開,此樹是我栽,要想看此處,留下買路財!

中國經濟網編后語:

砌墻擋風景,格局小啦!圍墻激起的不是好奇心,而是游客的不滿;靠筑墻來遮擋自然風光,逼游客去買票,收到的更多是差評。老話講,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。當下,人們出游熱情高漲,面對市場機會,各地若想多分一杯羹,是不是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為好?

回顧:往期“經”點熱評

標簽:

推薦

財富更多》

動態(tài)更多》

熱點